※ mp3 파일 참고 : "LINK" 링크 클릭해주시면 mp3 포함되어 있습니다 :)
《住宅项目规范》要求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为目标,遵循“经济合理、安全耐久,以人为本、健康舒适,因地制宜、绿色低碳,科技赋能、智慧便利”的原则。“层高不低于3米”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就透露出关于这一《规范》的细节之一,并且对为“好房子”立标准的重要性作了诠释。

倪虹指出:“标准水平决定房屋品质。我们在调研的时候了解到,大家对‘好房子’的几个‘度’特别关注,高度、温度、湿度、净度、亮度等,就是希望住的房子层高能高一点,通风、采光能好一些,密闭性、隔音性能强一些,室内空气能够洁净、温度适宜,既不干燥,也不湿冷。《住宅项目规范》其中有一项,就是把住宅的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。”
本次发布的《规范》中,明确新建住宅建筑层高提升为“不低于3米”,这将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空间感受,也便于住户安装全屋智能系统、新风系统、地暖、装配式装修等,为多样化的装修提供更充足的条件。
层高之外,住宅项目的隔声性能也备受关注。《住宅项目规范》重点规定了建筑设备结构噪声限值(如电梯噪声)和卫生间排水噪声限值,并且对围护结构的隔声限值作了要求,能大幅减少噪声干扰问题。
此外,网络上不少装修博主在介绍装修经验的时候,一个重要的提醒就是,要预留充足的电源插座。但此后,新标准下的住宅项目,或许这种提醒会逐渐减少。因为《规范》规定了每套住宅电源插座的设置要求和数量,除了对固定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设置作了规定外,还增加了设置厨房电源插座的数量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成群表示,这一调整主要考虑到要为使用电厨具的住户提供方便。
“主要是考虑到电气化的发展,居民在厨房内可能会用到大量电器,给用户提供方便。本次《规范》还针对住宅建筑所有公共空间,包括地下室、地上各层以及电梯轿厢的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进行了规定,主要是出于保障在这些场所的人群与外界有很好的联系,提高居民的安全感。”孙成群说。
确实,“一进电梯电话就断”是不少老小区的通病,而关于电梯,还有更大的变化。《住宅项目规范》编制组成员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曾宇介绍,《规范》将“7层及以上须设置电梯”的要求提升为“4层及以上设置电梯”,还对扶手、出入口、通行净宽等作出了规定。
曾宇表示:“我们提升电梯配置要求,第一,是为了让老年人出行更方便;第二,对于普通居民来说,也能够方便日常出行;同时会避免将来加装电梯的难题。我们还对卫生间提了一些要求,比如设置扶手,便于老年人撑扶起身,也便于更安全地沐浴;还对卫生间地面防滑提出了要求,避免老年人跌倒的风险。”
冷、暖,是人的基本感觉,抵御严寒和酷暑是建筑的基本功能。本次《规范》从冬季保温、夏季隔热,以及建筑通风三个方面对住宅建筑提出基本性能要求。《住宅项目规范》编制组成员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清勤表示,在“热环境”方面,《规范》尤其关注到夏热冬冷地区的供暖问题。
王清勤介绍说:“一个大的变化是考虑到夏热冬冷地区,也就是长江流域,包括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重庆等这一带老百姓冬季采暖的需求,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应该提供采暖设施或者预留安装位置。”
采暖之外,阳光也是重要的热源。南北通透、采光要好,这是公众选房的重要标准之一。《规范》明确规定,“每套住宅应至少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能够满足日照标准”,进一步强化了每套住宅的基本日照水平,也意味着今后所有卧室和起居室全部朝北的住宅不再会出现。
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,《规范》规定了住宅项目的规模、布局、功能、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,将有力支撑城镇住宅项目高质量发展。
https://china.cnr.cn/gdgg/20250401/t20250401_527120248.shtml